2024年起国内全面推进公路边坡监测试点工程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公路防灾抗灾能力。根据文件要求,计划在全国选定200处在役公路边坡作为部级监测试点,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开展长期监测,探索预警技术标准。该项目作为部级监测试点工程,涉及省道崩塌地质灾害监测点3处,滑坡地质灾害点2处,旨在为边坡构筑起一道可感知、会预警、能决策的“韧性”防线。
此项目位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是地灾易发、多发区域;同时,项目实施期恰逢汛期,降雨量显著增加,不仅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对监测设备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客户单位需求,中海达提供完整的公路边坡安全监测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融合倾角加速度、深部位移、孔隙水压力、降雨量等多传感系统,建立了地表位移、倾斜、深部位移等监测手段与降雨、地下水位等相关因素的多参数监测预警前端感知体系,同时搭配高清视频监控提供更全面的实时影像,情报板与声光报警器组成末端警示屏障,建立了“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神经”,多层次、全方位的边坡监测与预警体系。
▲方案架构
设备安装
▲北斗位移监测站
设备调试
检查数据采集、传输通信情况,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运行且达到预期性能,并将监测数据接入监测云平台。
通过在5处地灾监测预警点安装北斗位移、倾角加速度、深部位移、地下水位、情报板、视频等监测及预警设备100余台(套),搭建了一整套从边坡监测前端自主感知、边缘计算,物联网无线通讯,多类预警模型、预警方式为一体的边坡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边坡24h智能监测,任何微小形变,均可通过监测预警平台和手机短信、情报板等多种方式即刻发出预警信息,助力公路管养单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有效保障公路运输安全,甘肃某国省干道边坡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示例
▲手机短信预警示例
甘肃某国省干道边坡监测试点工程的建设,是传统人工巡查向自动化安全监测转型升级的新样板。通过“北斗+多传感融合”技术的24h精准监测,为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公路边坡复杂地灾防治监测预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目前,中海达公路边坡安全监测解决方案已在安徽、山东、广东、四川等全国各地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上推广应用,持续为公路地灾防治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