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am 8120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中海达水文水利监测解决方案

中海达logo

搜索
iBeam 8120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



项目背景

由于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某大坝上游束水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受客户委托对束水墙铺盖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并与上次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准确了解其可能对大坝安全造成的影响。

测区卫星图

痛点分析

为了实现对束水墙的准确评估,本项目需要获取高精度和高密度的水下点云数据。但是现场部分扫测区域位于坝体下方,卫星信号弱,GNSS接收机难以定位。这些难点是传统定位设备配合单波束或者多波束测深仪难以克服的。同时,基于现场作业条件的限制,要求在半天内完成测量任务,这对人员的专业性和设备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施方案

针对本项目要求,我司选择iBeam 8120浅水多波束测深仪(下称iBeam 8120)、iPos MS11高精度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下称iPos MS11)、HiMAX多波束采集后处理软件的组合作为此次扫测的最优解决方案。所选设备均由中海达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方案中,iBeam 8120具有最高512个波束,分辨率高;60Hz最大ping率可保证在较高航速下的数据密度,节省测量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iPos MS11采用深耦合算法,将惯性导航和GNSS导航信息有机融合,保证了GNSS失锁等复杂环境下的精确导航。


作业过程

1.设备安装

根据现场条件和作业需求,iBeam 8120采用了侧舷安装,具体安装如下图所示。

2.航线布设

根据现场情况以及目标物走向,采用了平行目标物扫测的航线规划。航线距离目标物由远及近,每条航线保持一定的间隔,保证目标物两侧扫测的完整性。最后垂直于目标物进行扫测,从而保证目标物顶部数据的完整性。其他区域扫测线间距按实际水深数据面区域覆盖50%布设的要求进行规划。


▲航线规划图

 

 

3.数据采集

通过实时2D/3D格网水深显示,客户可以实时观察水下地形和特征物,也可以通过工具实时量取目标物尺寸。

▲软件采集效果


4.数据处理

HiMAX多波束采集后处理软件拥有半自动校准功能,支持条带编辑、剖面编辑、点云编辑、切片编辑等多种编辑方式,且拥有丰富的滤波方式能大幅降低数据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半自动校准界面

▲条带编辑界面

▲切片编辑界面




成果展示

根据水下多波束扫测数据可以观察得到:除上游束水墙与闸墩相连段情况较好,无明显变形外,其他段均存在明显的变形和位移,如下图所示。

▲目标物扫测整体效果图

 

▲目标物扫测细节效果图

在测区随机选取剖面可以看到,即使水下地形复杂多变,iBeam 8120仍能展现出众的高精度测深性能,条带的完美拼接,更能反映其良好的测深精度,如下图所示。


 

  

▲测区剖面图

从内符合精度报告可以得知,在IHO S44特等精度标准下,达到98.44%的通过率,完全满足IHO特等精度标准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如下图所示。

 

▲内符合精度报告

 

同时,分析处理的水下多波束扫测数据得出:上游束水墙第一段与闸墩相连段,情况较好,无明显变形;第一段与第二段明显错开,交角大角为171.98°,较上次监测增加0.43°,错位距离从0m到2.79m;第二段与三段明显错开,交角大角为162.99°,较上次监测增加0.91°,错位距离从0m到5.85m;第三段与第一段延长线交角大角为171.01°,较上次监测增加0.58°,如下图所示。

 

 

▲各段束水墙间交角图                                       ▲束水墙位移角度图


项目总结

通过对束水墙扫测结果的分析,在面对复杂的水域环境时,iBeam 8120与iPos MS11的完美组合可以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水深数据,并且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大坝灾后监测工作,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

本次扫测证明,iBeam 8120具有较高的测深分辨率和测深精度,完全适应GNSS失锁等复杂环境下测量,测深精度符合IHO S44特等标准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要求。